400-626-9766 (025)5889-4959 Sales@DetaiBio.com
德泰生物-微信公眾號
中文 | English
聯系我們

鼠單抗制備 兔單抗制備 雜交瘤測序 蛋白表達

鼠單抗SingleB?快速發現服務

從免疫到100株單抗 29天 icon

雜交瘤技術

雜交瘤技術又稱為單克隆抗體技術:將免疫動物的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下載可以得到既能產生抗體又能無限增殖的雜交瘤細胞,利用雜交瘤細胞可以大量的生產單克隆抗體。

產生背景

雜交瘤技術是在體細胞融合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975年,Kohler和Milstein成功把免疫小鼠的脾臟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了B淋巴細胞-骨髓瘤細胞雜合體,這種雜合體既能在體外培養中無限地快速增殖且存活,又能分泌單克隆抗體。隨后,他們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布了這一成果,并正式提出了雜交瘤的概念。

雜交瘤技術原理

單克隆抗體由單一B淋巴細胞分泌得到,但B淋巴細胞在體外不能長期存活(最多兩周),因此無法制備單一B淋巴細胞群,也無法進行單抗的大量生產。骨髓瘤細胞不具備分泌抗體的能力,但是可以在體外培養條件下無限繁殖。將免疫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得到的雜交細胞具有雙親細胞的遺傳特性,既能像B淋巴細胞一樣分泌抗體,又能像骨髓瘤細胞一樣無限增殖,成功克服了B淋巴細胞在體外存活周期短的問題。對雜交瘤細胞進行培養,即可得到單克隆抗體。

細胞融合技術

細胞融合技術是雜交瘤技術的基礎,通過聚乙二醇(PEG)(最常用)、仙臺病毒、電轉等方法對細胞進行人工誘導,可使兩個細胞通過膜融合形成單個細胞。

融合細胞的篩選

HAT培養基篩選技術是雜交瘤技術中另一個關鍵的技術,在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后,會產生多種融合結果(未融合的骨髓瘤細胞、未融合的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自身融合細胞、骨髓瘤細胞自身融合細胞、正確融合的雜交瘤細胞),為了得到所需的雜交瘤細胞,必須利用HAT培養基對融合后的細胞進行篩選。HAT培養基的篩選原理為:DNA合成途徑有生物合成途徑與應急合成途徑兩種,HAT培養基中含有次黃嘌呤(H)、氨基喋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酸(T)等物質,氨基喋呤可以對DNA的生物合成途徑進行阻斷,骨髓瘤細胞會因為生物合成途徑被阻斷且自身缺乏應急合成途徑導致不能增殖進而快速的死亡;而B淋巴細胞因缺乏體外增殖的能力,一般在10天左右死亡;雜交瘤細胞具有體外增殖能力且由于次黃嘌呤與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存在,可以通過應急途徑合成DNA并在HAT培養基中正常生長,不會死亡。因此將融合后的細胞放于HAT培養基中培養,其他的融合結果會全部死亡,最終篩選出雜交瘤細胞。

雜交瘤細胞特點

  • 具備抗體分泌功能
  • 保持細胞永生性

制備流程

利用雜交瘤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通常操作流程為:抗原制備、抗原免疫動物、雜交瘤細胞制備、融合細胞的篩選、培養雜交瘤細胞制備抗體。(詳細實驗流程:雜交瘤單克隆抗體制備SOP
利用雜交瘤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流程

圖1:雜交瘤制備單克隆抗體流程

雜交瘤技術優缺點

優點:與傳統的免疫動物方法制備抗體相比,利用雜交瘤技術可以制備出高純度的單抗,并且可以進行單克隆抗體的大量生產。
缺點:a.操作步驟繁瑣。b.利用雜交瘤技術生產出的單克隆抗體多為鼠源性,而鼠源性抗體在應用中有諸多問題,例如被人類免疫系統所識別,產生人抗鼠抗體( HAMA)反應、在人體循環系統中很快被清除等。

更多閱讀

單克隆抗體基本概念介紹
配對抗體的制備與篩選

 
立即詢價

  • 姓名

  • 郵箱

  • 電話

  • 主題

  • 留言:

  • 驗證碼:

    captcha

花蝴蝶日本视频中文|花蝴蝶在线看片大全|花蝴蝶免费视频在线观看高清版南京德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